館陶縣軸承產業主要分布于館陶縣魏僧寨鎮,與全國最大的軸承市場——煙店軸承市場僅有一公里距離,與山東煙店、河北臨西形成了軸承產業錯位發展的三足鼎立格局,是以輕工軸承生產加工為主的國家級小微軸承生產基地。目前,全縣擁有軸承企業117家,帶動軸承加工戶2000余戶,吸納從業人員3萬人,加工各種型號軸承1000余種,產品占據國內輕工軸承市場60%以上,部分產品出口歐洲、非洲、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。近日,魏僧寨鎮被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再次復核認定為“河北省軸承產業名鎮”。
春節剛過,坐落于魏僧寨鎮的河北省館陶縣軸承創意產業園區內仍舊一派繁忙,各軸承生產企業正忙著生產、交付一張張來自海內外的訂單。
館陶縣魏僧寨鎮因輕工軸承占全國市場同類產品的60%而聞名全國。該鎮軸承生產原來主要以家庭作坊式加工為主,該縣投資10.6億元,建成全長5.5公里、總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的軸承產業帶,目前已有75家企業入駐。
館陶縣魏僧寨鎮黨委書記平克碩說,為扶持軸承產業發展,魏僧寨鎮規劃建設了軸承創意產業園區,建設了省級軸承檢測中心,還投資5億元建成了微型軸承孵化園,提升軸承產品和質量,提高軸承產業聚集度。
“為推動軸承產業提檔升級,園區多形式多渠道引進專業技術人才,定時邀請專家培訓,提高從業人員的水平?!别^陶縣軸承園區管委會主任寧廣科說。
一大早,河北省精拓軸承科技有限公司員工靳海霞就來到工作崗位上,開始對一批即將發往俄羅斯的軸承進行清點。
靳海霞是館陶縣魏僧寨鎮村民,和當地很多村民一樣,她在軸承廠工作已有多年,每年7萬多元的收入,讓她生活富足。
現在,靳海霞所在的公司生產的軸承早已“滾動”在世界各地?!拔覀兒晚n國三普、德國大眾、日本豐田等多家外企達成了長期合作,2021年出口500萬套,出口額達3000萬元?!苯O颊f。
在園區內的河北天馬軸承制造有限公司,工人們也在加緊生產?!叭ツ赇N售200萬套軸承,營業額達2000萬元,公司研發的超薄型軸承和等截面薄壁球軸承不僅替代了進口產品,還走出了國門,市場前景非常好?!痹摴矩撠熑苏f,幾天前,公司又接到南非的一批訂單,預計整個春節假期都要忙生產。
軸承小鎮馬欄廠村隸屬于河北省館陶縣魏僧寨鎮,是館陶軸承發源地之一,起步早、發展快,距今已有30多年。今年64歲的張殿友就是土生土長的馬欄廠村人。用他自己的話說,從小到大沒離開過村,在村建樓蓋房。這么多年,不出村就能一直有活干,原因就是村里主打軸承,一直向前發展。
改革開放政策出臺以后,國有軸承企業改制、改革,建立現代企業制度,民營、合資、外資軸承企業紛紛涌現,張殿友這一群人的創業春天也跟著到來了,他搖身一變成為了老板,開辦起了自己的工廠。目前,像他這樣的企業在馬欄廠村還有七八家。全村180戶,從事軸承加工的就有160戶,吸納勞動力2000多名,生活可謂是芝麻開花節節高。
如今,馬欄廠村的軸承從最初的單一半成品到現在的產品多元化逐步發展。企業生產從半成品到成品,微型到中型,低檔到高檔,各種型號軸承產品均可加工生產,已形成大中小企業與加工散戶并存的較為完整的軸承加工工業體系,產業特色明顯。目前,村里在全國各大中小城市設立的銷售門市和網點有100多處,規模較大的銷售公司26家,產品輻射全國20多個省市,部分產品出口到越南、緬甸、印度、孟加拉國等周邊國家。軸承產業真正改變了馬欄廠村村民的生活。
據館陶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介紹,館陶縣已有40多年軸承生產歷史,是我國較早的軸承生產聚集地之一。經過多年發展,該縣已形成以低速微型軸承為主體的特色產業集群。2011年,館陶縣被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軸承流通專業委員會評為“中國輕工軸承之鄉”。
截至2021年底,館陶縣有軸承企業157家,從業人員3萬多人,年生產軸承60億套,產品除在國內銷售外,還出口德國、俄羅斯、美國、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,實現年產值38億元。